艾乐替尼

艾乐替尼/艾坦治疗肺癌的前两月最好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艾乐替尼/艾坦是一款针对ALK基因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常用靶向治疗药物,往往用于其他的一线靶向药物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但是康安途提醒各位肺癌患者,作为靶向药也是有可能会人体健康细胞造成损伤的,不少患者在治疗期间依然还是出现了肝毒性,肺毒性等严重毒副作用,为了保障我们患者的安全最好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艾乐替尼克服了ALK抑制剂药物的缺点可对肺癌脑转移患者使用

  ALK基因型的非小细胞肺癌往往都是采用的克唑替尼这类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很多克唑替尼这款靶向药的耐药率较高,往往长期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耐药。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当克唑替尼治疗失败或者发现了扩散转移之后,我们还有哪款靶向药可以选择,艾乐替尼这款新型ALK抑制剂效果如何。

艾乐替尼/阿来替尼除了全身治疗作用还对脑病灶有疗效

  在艾乐替尼(阿来替尼)的I、II期临床研究中,艾乐替尼就展现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疗效。为了进一步评估其作用,研究者从两个单臂Ⅱ期试验中汇总了艾乐替尼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NP28761 和 NP28673)。分析结果表明,艾乐替尼除了全身治疗作用,其对crizotinib 耐药的ALK阳性NSCLC患者CNS转移灶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印度的艾乐替尼是不是比国内便宜?

  ALK重排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靶点,虽然相比EGFR突变,ALK突变发生率比较低,仅有5%左右,但有此突变的患者大都比较年轻,而且复发风险高、预后差,极易出现脑转移。2013年,克唑替尼的上市,为ALK重排的患者带来了靶向治疗新选择,然而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治疗10个月左右,会出现疾病进展,且大部分患者为脑转移,后续治疗方式相对有限。ALEX研究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头对头比较了新一代ALK抑制剂艾乐替尼(Alecensa)克唑替尼,结果显示,艾乐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34.8个月,是现有标准治疗(克唑替尼)的3倍以上。

艾乐替尼三线治疗ALK阳性NSCLC也具有显着的临床受益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近日公布了靶向抗癌药艾乐替尼(alectinib)一项肺癌III期临床研究ALUR的积极数据。数据显示,艾乐替尼用于晚期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三线治疗,表现出显着的临床受益。ALUR是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III期研究,在107例既往接受含铂化疗和辉瑞靶向抗癌药克唑替尼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晚期ALK阳性NSCLC成人患者中开展,评估了艾乐替尼相对于化疗(培美曲赛或多西他赛)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中,患者以2:1的比例接受艾乐替尼或化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存在基线脑转移的可评估患者中的中枢神经系统(CNS)总缓解率(ORR),发生CNS进展的中位时间。

哪些因素会对艾乐替尼的疗效产生影响?

  罗氏制药公司的艾乐替尼(Alecensa)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已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在日本和美国上市,用于克唑替尼治疗后已进展或者不能耐受克唑替尼的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艾乐替尼的疗效呢?下面来了解一下。1 食物。艾乐替尼溶解度很低,生物利用度不高。一项美国健康人空腹或随餐口服艾乐替尼600mg每天一次的1期临床试验(NP28991)结果显示随餐口服方式的达峰时间(Tmax)为8小时,比空腹口服方式延长了4小时,血药浓度增加37%。而高热量、高脂饮食随餐口服方式的血药浓度是空腹方式的3倍。2 种族、性别和体重。艾乐替尼的药物代谢与种族、性别和体重无明显关联。

孟加拉艾乐替尼究竟是不是正品药物?

  艾乐替尼是许多克唑替尼治疗ALK肺癌失败后患者的第一用药选择。对于我们国内的肺癌患者来说,艾乐替尼的治疗效果非常不错,尤其是在用药的安全性上全面超越了其他的传统化疗。可是国内的艾乐替尼价格太高,并不是每位患者都负担得起的,不少人为了治疗开始选择购买价格更加廉价的孟加拉艾乐替尼进行治疗,那么孟加拉版本可靠吗?

艾乐替尼在ALK阳性突变的肺癌治疗中究竟有哪些优势?

  相信对于许多ALK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来说,艾乐替尼一定都不陌生,在我们的临床用药治疗中,艾乐替尼虽然很少在一线治疗中直接出现,但是艾乐替尼优异的治疗效果使其可以在克唑替尼等一线ALK肺癌靶向药物耐药之后使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艾乐替尼在ALK阳性突变的肺癌治疗中究竟有哪些优势?

哪些艾乐替尼副作用需要我们患者定期去医院复查?

  虽然克唑替尼/赛可瑞对于我们国内的许多ALK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着不错的治疗有效率,但是长期用药,我们还是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耐药性,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克唑替尼治疗失败后,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还有哪些后续的治疗方案可以选择呢?对于刚刚上市不算很久的肺癌新药艾乐替尼来说,治疗的效果如何?可以用于克唑替尼耐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吗?

阿来替尼/艾乐替尼让肺癌脑转移病灶无处可逃

  ALK基因原本是人体正常基因的一部分,然而部分患者的ALK基因鬼使神差的与另外一个叫做EML-4的基因交织到了一起,我们称之为ALK基因融合(简称ALK+),ALK基因融合是肺癌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之一,更多出现在年轻不抽烟的肺腺癌患者身上。值得注意的是,ALK+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约30%-40% ALK+患者确诊时已经存在脑转移,而在后续的病程中出现脑转移的概率将会更高。ALK+靶向药,能否在颅内保持高度有效性,成为其疗效的关键因素。在这一点上,阿来替尼/艾乐替尼与现有的ALK+常用靶向药克唑替尼相比,体现出了极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