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替尼

长时间使用靶向药物安罗替尼是否会对血管造成严重损伤?

  抗血管生成是肺癌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肺癌的一线、二线及二线以上都能看到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身影。那像安罗替尼、阿帕替尼这类抗血管生成药是不是耐药可逆,如果第一次使用时效果很好,以后是不是还可以再尝试?另外,长时间使用抗血管生成药是否会对血管造成严重损伤?目前安罗替尼、阿帕替尼、贝伐珠单抗是常用的3类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前两者为口服药物,贝伐珠单抗为静脉输注。如果患者在初次使用时就有比较好的效果,后续可以继续应用,因为目前安罗替尼、阿帕替尼都是协助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而肿瘤的新生血管生成是时刻存在的。

安罗替尼能对晚期肺癌提供生存优势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安罗替尼在晚期肺癌三线取得了与安慰剂对照双阳的研究结果,疗效及安全性都十分显著,目前也正积极开拓前线联合治疗的探索性研究,那这种联合治疗前景如何?2018年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Oncology)上发表的三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在三线治疗当中,安罗替尼可以使疾病控制时间长达5.37个月,这个数据还是非常不错的。

安罗替尼能显著延长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对目前临床上缺乏对于化疗后出现进展的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安罗替尼是新型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药物,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评估了安罗替尼单药二线治疗晚期ESCC的疗效和安全性。

除了小细胞肺癌安罗替尼还能治疗食管鳞癌

  中国的食管癌发病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国属于食管癌告发地区,一方面,我国食管癌患者多为鳞状细胞癌。本次ASCO-GI报告的这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平行对照的Ⅱ期临床试验是继安罗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小细胞肺癌(SCLC)和软组织肉瘤等领域后,在食管鳞癌(ESCC)领域所体现出的有利结果。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的治疗效果好吗?

  正大天晴将在本届ASCO年会上报告ALTER0303的试验结果。这是一项评估安罗替尼在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对有或无高血压的鳞状细胞癌(SCC)患者的疗效(摘要编号#e20503)。这项试验中,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有PFS、ORR、DCR等。结果显示,安罗替尼显着改善了患者PFS,对SCC高血压患者具有延长OS的潜在益处。

安罗替尼为小细胞肺癌三线及以上治疗Ⅱ级推荐

  上世纪70年代,肺癌的治疗手段十分有限,以放化疗为主;50余年光阴一路走来,肺癌治疗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肺癌一二线可选择化疗、靶向或者免疫治疗,但三线及后线依然缺乏标准方案。这一局面在2018年被安罗替尼改写,极大改善三线及后线肺癌患者生存。安罗替尼目前适应证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线及后线治疗,一二线临床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相信未来会给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抗癌药安罗替尼将获批软组织肉瘤适应症

  软组织肉瘤从学术上讲,是发生在人体间叶组织的一大类肿瘤。发病率很低,在恶性肿瘤中仅占1%。晚期软组织肉瘤主要靠药物治疗,自进入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开始研究一些药物,除了化疗药物以外,还有靶向药物,近两年相关研究也进行得如火如荼。靶向治疗逐渐应用到晚期软组织肉瘤病人的治疗中。

安罗替尼进入晚期肺癌的二线治疗非常有潜力

  抗血管生成类药物在患者的整个肺癌治疗过程中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多个国产靶向药异军突起,其中安罗替尼在肺癌领域中的数据相对成熟,疗效也十分显著。在晚期肺癌三线治疗中已取得很好的疗效,那安罗替尼能否推入二线、一线治疗呢?

抗癌药品安罗替尼的临床治疗效果怎么样?

  除了可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食管癌,安罗替尼也被获批用于软组织肉瘤、甲状腺髓样癌和转移性肾癌等。那么对于软组织肉瘤、甲状腺癌和转移性肾癌,安罗替尼的疗效怎么样呢?(1)软组织肉瘤(STS).单臂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评估安罗替尼治疗化疗失败后的软组织肉瘤(ST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