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中接受克唑替尼治疗的ROS-1肺癌患者超7层肿瘤缩小
克唑替尼/赛可瑞是一款针对多种肺癌基因型的多靶点靶向药物,目前除了我们所熟知的ALK基因靶点以外,还有Met,ROS等等。其中ROS-1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是前段时间才刚刚获得批准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克唑替尼对这类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
克唑替尼/赛可瑞是一款针对多种肺癌基因型的多靶点靶向药物,目前除了我们所熟知的ALK基因靶点以外,还有Met,ROS等等。其中ROS-1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是前段时间才刚刚获得批准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克唑替尼对这类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也进入到了精准靶点治疗的时代,对于我们肺癌患者来说使用克唑替尼/赛可瑞治疗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有效性都非常高,特别是对ALK,MET,以及ROS-1基因突变,但是我们必须要指导克唑替尼治疗是很有可能出现药物耐药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克唑替尼耐药后使用二三代抑制剂药物有没有机会让患者重新对克唑替尼复敏。
只有患者有ALK,MET,以及ROS-1基因突变都可以使用克唑替尼/赛可瑞进行治疗,对于我们患者来说长期接受克唑替尼/赛可瑞治疗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有效性都非常高,对于上述靶点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控制率更是超过了70%以上。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克唑替尼在说明书中是否有因为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更改用药剂量。
肺癌的发生与一系列基因异常突变有关,其中最常见的无疑就是EGFR。当然,ALK也是目前较为关注的一个位点,约5%的肺癌被认为与ALK突变有关。克唑替尼(赛可瑞)是第一个获批的ALK抑制剂,对ALK突变的肺癌有不错的治疗效果,但对于脑转移控制以及耐药问题解决并不理想。所以很多经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都出现了脑转移。
MET抑制剂的使用顺序是怎样的?MET抑制剂不像EGFR/ALK抑制剂有1,2,3代,对于MET扩增和MET 14跳跃突变的患者,推荐使用顺序为:克唑替尼→卡博替尼→卡帕替尼。患者可以使用某一种MET抑制剂直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再按上述顺序换用另一种MET抑制剂。第一种MET抑制剂是克唑替尼:(1)发生间质性肺炎或减量后仍无法耐受副作用,对症处理后,换卡博替尼或卡帕替尼。(2)影像评估有效,耐药后选卡博替尼。
克唑替尼/赛可瑞耐药后进展的方式及表现进展方式包括缓慢进展和全面进展。以缓慢进展为主,表现为:1)仅新发病灶进展;2)仅靶病灶进展;3)新发病灶+非靶病灶进展;以上各约占1/4,全面进展很少,仅占5%左右。耐药模式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耐药和系统性耐药。血脑屏障透过率低和P-糖蛋白过表达是中枢神经系统耐药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克唑替尼脑脊液中的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0.26%。P-糖蛋白是药物排出转运蛋白之一,可促进药物向癌细胞外的排出,而诱导克唑替尼耐药性的产生。
克唑替尼(xalkori)耐药后化疗能否延长生存期?化疗对生存期的延长有重要贡献。EGFR病人有大样本的数据显示,靶向药联合或者间插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长于单用靶向药或化疗。早年吴一龙教授开展了化疗与厄洛替尼间插结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对照研究发现,间插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比单用化疗或者厄洛替尼组显著延长,提高到31.4个月。日本NEJ009研究显示,吉非替尼联合化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均显著优于吉非替尼单药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0.9个月VS11.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52.2个月VS38.8个月)。
在既往临床研究中,克唑替尼(赛可瑞)在ALK阳性NSCLC患者中表现出了具有前景的临床疗效。但当前仍缺乏在大型患者队列中开展的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尤其在中国。此项研究填补了中国在克唑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中的空白。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涉及多学科治疗,且患者的分期和具体情况多变。新辅助治疗通常被认为是可手术局部晚期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然而,靶向治疗已广泛应用于晚期NSCLC,但新辅助靶向治疗在局部晚期患者中仍未得到很好的探索。对于存在ALK融合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克唑替尼(Crizotinib)在新辅助治疗中的地位目前并不明确。鉴于此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研究。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胸科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克唑替尼(赛可瑞)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 / 卡铂方案(PCC)一线治疗亚裔 ALK+ NSCLC 患者的临床试验,该研究结果表明亚裔 ALK+ 晚期 NSCLC 患者接受克唑替尼一线治疗要优于 PCC 方案。PROFILE 1014 三期研究表明 ALK+ NSCLC 接受克唑替尼治疗要优于 PCC 方案。陆舜教授牵头的该临床试验设计与 PROFILE 1014 相似,该研究在中国大陆,香港,马来西亚,台湾和泰国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