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戈非尼

瑞戈非尼治疗肝细胞癌疗效怎么样

  越来越多研究显示,越早联合患者获益越多。从机制上讲,TACE治疗后,患者肝脏会因缺氧表现为VEGF升高,而索拉非尼恰好可靶向抑制VEGF。因此,从机制上来看,也是尽早联合,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我院一位患者坚持服用索拉非尼9年,生存情况良好,近5年一直未出现复发,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前期患者也接受了外科、TACE、射频消融等治疗手段。

瑞戈非尼和西妥昔单抗不同用药顺序对肠癌的疗效

  REVERCE研究探讨瑞戈非尼和西妥昔单抗不同用药顺序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更新数据显示,三线治疗选择瑞戈非尼、四线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疗效更好,OS明显长于三线选择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四线瑞戈非尼组。从研究数据看,三线治疗时瑞戈非尼与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疗效(PFS1)相近。

肠癌三线治疗先用瑞戈非尼好还是西妥昔单抗好?

  对于结直肠癌一、二线治疗,先用贝伐珠单抗好,还是西妥昔单抗好?对于三、四线治疗,先用瑞戈非尼好,还是先用抗EGFR单抗好?是大家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抗VEGF/VEGFR单抗和抗EGFR单抗的不同治疗顺序会带来不同的疗效结果。抗VEGF药物可使肿瘤稳定,而抗EGFR单抗可使肿瘤缩小,联合化疗可提高缓解率。

瑞戈非尼的安全性如何?

  瑞戈非尼是FDA批准的第三个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瑞戈非尼的上市给其它治疗药物无效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早期研究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瑞戈非尼可显著改善PFS(瑞戈非尼 vs 安慰剂为4.8个月 vs 0.9个月,HR=0.27,P <0.0001),且在不同患者亚组均显示获益,包括伊马替尼和/或舒尼替尼耐药突变的患者。那么瑞戈非尼的安全性如何呢?

瑞戈非尼目前获批的适应症有几个?

  瑞戈非尼(Regorafenib),是一种口服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由拜耳研发,2012年9月首次经美国FDA批准上市,2017年12月在我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拜万戈。其作用靶点包括参与血管生成的蛋白激酶(VEGF-1/2/3, TIE2)、肿瘤发生(KIT, RET, RAF-1和BRAF)以及肿瘤微环境(PDGFR和FGFR)。

瑞戈非尼让二线治疗失败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有了新希望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治疗的发展,始自2002年格列卫上市,直到2008年6月才有了第二个靶向药舒尼替尼的上市。近10年后的2017年,瑞戈非尼上市,大部分患者已经经历了前面两线的治疗,现在才刚刚开始接触到三线治疗。总体来说,前十几年胃肠间质瘤靶向治疗的研发偏慢,一方面是因为胃肠间质瘤是一个小病种,另一方面是因为格列卫的治疗效果确实很好,有10%左右的患者用单药就可以维持10年以上的肿瘤控制。

拜万戈/瑞戈非尼能让微卫星稳定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微卫星稳定(MSS)的肠癌约占95%,免疫治疗对其是无效的,无效的原因说法不一。国内外正在探索改善这类患者的免疫微环境以使其能够对免疫治疗起效的方法,目前唯一有突破性进展的就是瑞戈非尼(拜万戈)的REGONIVO研究,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客观反应率(ORR)达到40%,肠癌患者达到36%,该研究自在2019年ASCO年会上公布后引起了广泛讨论。

索拉非尼序贯瑞戈非尼开创全新理念

  瑞戈非尼是首个肝癌二线的标准治疗药物,如何看待其在肝癌基础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纵观全局,未来肝癌的药物治疗,应该如何排兵布阵呢?索拉非尼是国内外公认的肝癌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上市以来给众多肝癌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在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进展的肝癌患者中,瑞戈非尼成为首个获批的二线治疗药物。

瑞戈非尼可为晚期肠癌患者带来OS获益

  CORRECT研究和亚洲的CONCUR研究使瑞戈非尼(Regorafenib)成功获得了三线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可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的数据,而在CORRECT研究中所纳入的患者,有相当多在一线和二线治疗中均使用过贝伐珠单抗。在CONCUR研究的分析中也同样表明,无论前线是否使用过贝伐珠单抗治疗,三线应用瑞戈非尼均可为患者带来PFS、OS获益。

拜万戈/瑞戈非尼联合PD1治疗胃癌的疗效

  除了曲妥珠单抗之外,PD-1单抗联合其他的分子靶向药物,如瑞戈非尼(拜万戈)、呋喹替尼和阿帕替尼等等都在我们的探索当中。今年有一个瑞戈非尼联合PD-1单抗的临床研究,虽然入组的数量并不多,不到100个病人,但是在消化道肿瘤里面获得的效果确实非常令人振奋――有效率超过了40%,尤其是在胃癌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