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伊布替尼可以治疗哪些癌症患者?
血液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恶性肿瘤,已知的血液肿瘤包括40多种白血病、50多种淋巴瘤和多种骨髓瘤。随着新药研发与临床探索不断提速,包括BTK抑制剂、PD-1单抗等创新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为诸如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血液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恶性肿瘤,已知的血液肿瘤包括40多种白血病、50多种淋巴瘤和多种骨髓瘤。随着新药研发与临床探索不断提速,包括BTK抑制剂、PD-1单抗等创新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为诸如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依鲁替尼(伊布替尼)是一种口服BTK抑制剂,可大大改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预后。RESONATE研究是一项在复发/难治CLL患者中进行的随机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依鲁替尼单药治疗与奥法木单抗单药治疗的疗效。根据2008IWCLL标准评估需要治疗、既往接受过≥1个疗程治疗且不适合使用嘌呤类似物治疗的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支持的一项大型研究(E1912试验)显示,对于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的患者来说,一线治疗采用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伊布替尼联合抗CD20免疫抑制剂利妥昔单抗,与目前的金标准治疗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利妥昔单抗(FCR)相比有显著的生存优势。
RESONATE-2研究显示:中位随访18.4个月时,伊布替尼(依鲁替尼)将疾病进展(PD)或死亡风险降低了84%。长达55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4年)显示,在伴del(11q)和不伴有del(11q)的患者中,伊布替尼较苯丁酸氮芥分别降低了97%和81%的疾病进展率或死亡率;在IGHV突变和IGHV未突变的患者中,这一概率分别84%和91%。
由于BTK在BCR信号传导中的关键作用,BTK自然成为了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细胞恶性肿瘤中富有吸引力的一个治疗靶点。很多公司开始针对BTK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来设计具有激酶选择性的抑制剂,这其中也包括由J. Craig Venter博士创立的一家名为Celera的公司,但Celera最初将Ibrutinib(中文名:伊布替尼,中文商品名:亿珂)作为前体探针使用。
作为中国”研发最烧钱”的药企,百济神州的一举一动都万众瞩目。不出意外,今年该公司将有两个重磅药物上市,其中一个就是Zanubrutinib。Zanubrutinib属于第二代BTK抑制剂,是中国首个获FDA”突破性疗法”的创新药,被不少业内人士称为”best-in-class”。横观它的前辈,第一个BTK抑制剂伊布替尼,2018年全球总收入62.05亿美元,位列2018年全球最畅销药第8,那么赞布替尼也具备成为”市场核弹”的潜力。
1月28日,AbbVie宣布FDA批准Imbruvica(伊布替尼)新适应症,联合罗氏Gazyva(obinutuzumab)一线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白血病(SLL)。在此之前,伊布替尼已经被FDA批准单药或者与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联用用于成人CLL/SLL。
今日,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Janssen)和艾伯维(AbbVie)公司共同宣布,美国FDA批准抗癌重磅疗法伊布替尼Imbruvica(ibrutinib,)与obinutuzumab联用,作为一线疗法治疗未接受过治疗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患者。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第一款获得FDA批准治疗CLL/SLL初治患者的一线非化疗组合疗法。
伊布替尼联合GAZYVA一线治疗CLL/SLL患者的批准是基于该组合疗法在名为iLLUMINATE的3期临床试验中的表现。在中位随访时间为31个月时,Imbruvica加obinutuzumab的组合与苯丁酸氮芥(化疗药物)加obinutuzumab的组合相比,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7%。Imbruvica加obinutuzumab组合组的PFS尚未达到,活性对照组PFS为19个月(HR: 0.23; 95% CI: 0.15-0.37; p<0.0001)。
1月28日,AbbVie宣布FDA批准Imbruvica(伊布替尼)新适应症,联合罗氏Gazyva(obinutuzumab)一线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白血病(SLL)。在此之前,伊布替尼已经被FDA批准单药或者与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BR)联用用于成人CLL/S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