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接受孟加拉依鲁替尼治疗有20%概率出现脆甲症
依鲁替尼是一款常用的一线淋巴瘤靶向药,对于我们患者来说,使用孟加拉依鲁替尼治疗,不仅疗效与原研依鲁替尼相似,并且在费用价格上也更低于国内和原研的依鲁替尼,所以孟加拉依鲁替尼更受国人的欢迎。但是孟加拉依鲁替尼跟原研药一样也会出现许多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有些副作用虽然轻微不起眼,但是依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依鲁替尼是一款常用的一线淋巴瘤靶向药,对于我们患者来说,使用孟加拉依鲁替尼治疗,不仅疗效与原研依鲁替尼相似,并且在费用价格上也更低于国内和原研的依鲁替尼,所以孟加拉依鲁替尼更受国人的欢迎。但是孟加拉依鲁替尼跟原研药一样也会出现许多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有些副作用虽然轻微不起眼,但是依然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慢性淋巴瘤白血病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白血病类型,一般来说多半发生在中年以后的群体中。其中治疗这类慢性淋巴白血病患者我们所采用的药物有利妥昔单抗与依鲁替尼,这两款药物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是效果都非常显着。那么这两款靶向药能否联合使用一起治疗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上周,艾伯维与强生宣布,评估靶向抗癌药Imbruvica(ibrutinib,伊鲁替尼)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胰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RESOLVE(PCYC-1137)未能达到研究的主要终点。该研究在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开展,结果显示,与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相比,Imbruvica联合化疗未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或总生存期(OS)。
依鲁替尼失败后,胰腺癌治疗还有哪些期待?依鲁替尼一线治疗III期临床的失败,同时也引发了行业对其他胰腺癌项目的紧张期待。在2019年,多个胰腺癌项目将公布III期数据,而其中最令人期待的项目之一是PARP抑制剂Lynparza(奥拉帕尼),该药作为一线后维持疗法的III期临床研究POLO预计将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结果。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最常见的两种成人白血病类型之一。近日在美国第60届ASH2018年会上,艾伯维公布了靶向抗癌药Imbruvica(依鲁替尼)单药治疗CLL长达7年的临床研究随访结果。数据显示,依鲁替尼在CLL患者中表现除持久缓解,总缓解率为89%,一线治疗ORR为87%,复发性/难治性(R/R)患者ORR为89%。
依鲁替尼(Ibrutinib,伊布替尼)是一种每日口服一次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由艾伯维旗下公司Pharmacyclics与强生旗下杨森生物技术公司联合开发。依鲁替尼主要通过阻断BTK发挥抗癌作用。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复合物中的一个关键信号分子,在恶性B细胞的存活和转移以及其他多种严重致衰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鲁替尼(伊布替尼)是一种口服BTK抑制剂,可大大改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预后。RESONATE研究是一项在复发/难治CLL患者中进行的随机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依鲁替尼单药治疗与奥法木单抗单药治疗的疗效。根据2008IWCLL标准评估需要治疗、既往接受过≥1个疗程治疗且不适合使用嘌呤类似物治疗的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
来自格拉斯哥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种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潜在联合疗法,该研究发现将已经临床使用的靶向治疗依鲁替尼(Imbruvica)与一种名为AZD8055的新抑制剂联合使用,有助于促进CLL细胞死亡在临床前研究中。这项使用CLL患者样本和CLL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这两种抑制剂的组合激活了一种叫做FOXO1的蛋白质,它可以起到“分子制动”的作用,阻止细胞繁殖并诱导CLL细胞死亡。
RESONATE-2研究显示:中位随访18.4个月时,伊布替尼(依鲁替尼)将疾病进展(PD)或死亡风险降低了84%。长达55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4年)显示,在伴del(11q)和不伴有del(11q)的患者中,伊布替尼较苯丁酸氮芥分别降低了97%和81%的疾病进展率或死亡率;在IGHV突变和IGHV未突变的患者中,这一概率分别84%和91%。
依鲁替尼(Ibrutinib)是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经以下机构批准,依鲁替尼现科用于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美国FDA、欧洲委员会、加拿大卫生部和英格兰(癌症药物基金)。依鲁替尼获批依据是对经治的WM患者进行的二期研究结果,其显示总体缓解率(ORR)为91%,中位至缓解时间为4周。